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来源:欧宝体育网页    发布时间:2023-07-22 10:05:19

产品介绍

  住在农户家里,不走过场。中国长城财物办理公司乌鲁木齐办事处和长城国兴金融租借有限公司,经过3年访民意、惠民生、聚民意“住村”实践,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走出了一条协助少数民族贫穷区域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日前,《经济日报》记者随住村作业组一同,进村入户实地看望“三扶”新路

  少数民族贫穷大众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要点,而怎么破解贫穷区域基础设施单薄、工业贫弱、生态软弱、社会文化积弱等难题,是少数民族区域扶贫的要害。中国长城财物办理公司乌鲁木齐办事处和长城国兴金融租借有限公司用3年的“住村”实践,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在少数民族区域扶贫路上越走越顺,取得杰出作用。本年9月,记者和住村作业组一同,到新疆尔自治区拜城县亚吐尔乡哈拉苏村、拜城县康其乡墩艾日克村等地,进村入户看望“三扶”新路。

  9月的南疆,果香四溢,稻菽飘香。在哈拉苏村,一排排红砖房前种满了绿油油的葡萄,农家院内的香梨和苹果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乡民们在新修的活动中心跳起愉快的麦西来甫(尔族的一种舞蹈),迎候尔族传统的隆重节日——古尔邦节。

  繁忙的长城乌办第三批住村作业组组长李洪江,却无暇赏识美景、品味美食。他翻着鳞次栉比的记事本,整理着一条条民生“台账”:今天上午与哈拉苏村党支部书记毛尼亚孜·吐拉甫一同到贫穷乡民家发放慰问金;正午到拜城县亚吐尔乡都干买里村双语幼儿园观察工程发展;下午到长城哈拉苏村巴扎(归纳商场)和榨油厂调研节日出产状况;傍晚到村卫生所了解药品和患者救治状况……

  李洪江的第一站是刚刚失掉老公的乡民古瓦汗·尼亚孜家。当收到慰问金时,32岁的尼亚孜眼含热泪地说:“要是没有作业组帮扶,我一个女性带着2个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帕拉提也亚克西,帕拉提也亚克西(好)!”

  有3名残疾家族的古丽一家,收到慰问金时也是激动得说不出话。临别时,他们拿出一面绣着“乡民意中的长城”的锦旗,赠送给住村作业组,恋恋不舍地在院门口挥手道别。

  这些看似作业量不大的民生“台账”,在南疆区域的哈拉苏村真实执行下去却并不轻松。因为地广人稀,当地村与村之间的间隔一般都较远,行政村与县城间的间隔更远。哈拉苏离拜城县城约20公里,离亚吐尔乡13公里,全村人口共2267人,其间贫穷户180户664人。

  曩昔,村里没有像样的乡民活动场所,更甭说舞台、巴扎、校园和医院,小到乡民们跳舞、领慰问金、生意东西,大到上学、看病都不便利,千丝万缕的民生小事亟需处理。

  第一批住村作业组组长、长城乌办副总经理孙康介绍,2014年施行定点帮扶以来,中国长城财物办理公司总裁张晓松先后6次到住村所在地调查,给乡民送去慰问金,并捐资13.6万元协助村里建起卫生所。为改进乡民们的文化日子,作业组先后投入8万元,建起了乡民活动大舞台。

  第二批住村作业组组长、长城乌办副总经理骆驰介绍,2015年住村期间,作业组举行了“金秋助学”活动。14名新考上大学的乡村学子,别离取得中国长城财物办理公司体系内爱心人士捐助的行李箱、运动服以及数千元的助学金。

  19岁的米热古丽·毛尼亚孜说:“我的汉语水平一般,在住村干部的协助下取得2500元捐资,我将用这些钱进步汉语水平,学好金融专业,尽力为国家建设出力。”

  “捐助贫穷大学生在全村建村以来仍是头一次,关怀教育、关怀孩子生长,便是关怀全村的期望,感谢作业组!”毛尼亚孜·吐拉甫说。

  本年10月,哈拉苏村的幼儿园、旱厕、锅炉房先后竣工,届时哈拉苏村的民生水平又有了更大进步。

  少数民族区域仅有输血、撒网式的帮扶还远远不够。在长城乌办总经理曹志强看来,3年来的住村作业有必要进步当地造血才能,力求项目组织和资金运用都进步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穷大众真实脱贫致富。

  “村里建起的长城哈拉苏村巴扎(归纳商场)真不错。每周四到巴扎卖了自家养的鸽子,一周的菜钱就有了。最近,巴扎邻近还新增加了榨油机、磨面机,再不必跑到20里地之外的乡上了。”72岁的老党员吾斯曼·阿尤甫曾是哈拉苏村的老党支部书记,谈到村里的新改变,白叟连连竖起大拇指。

  2014年以来,村里成立了历史上首个农业专业化合作社——古力巴格农人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销售和农资批发成为30多户入社乡民的另一项增收法宝。2015年以来,在饲养大户艾合买提·买买提的带领下,村里养牛、养羊的大户增加到20户。“作业组带来了为家畜看病的药池子技能,让我们的牛羊成活率比本来进步了很多倍。”买买进步兴地说。

  跟着租借巴扎货摊的商户增多,做榨油和磨面生意的乡民也开端活络起来。一个小型巴扎、一个小型榨油厂、一个磨面厂、一个农业合作社和一批种养大户的呈现,不只改进了乡民日常日子,并且带动了当地民营经济越发活泼,当地的作业难题也得到缓解。

  不过,要增收仅靠传统农业种养和村办工厂还差得很远。传统观念下,人们大多像哈拉苏村的乡民相同,不肯离土离乡外出务工。为了做通乡民的作业,作业组、村委会的党员同志没少找乡民谈心。

  三批作业组的诚心支付凝聚了乡民的心。2015年,作业组与村委会一致联络组织,组织了230位乡民到100里外的尉犁县肖塘区和轮台县轮南镇务工点拾棉花增加收入。为便利联络、确保安全,村干部和作业组轮流进务工点为乡民供给服务。这次外出务工,拾棉花乡民大约每人可增收1万余元。“团体务工有组织关怀,用工方服务到位,采摘价格合理!”乡民艾沙·尼亚孜快乐地说。

  住村作业组3年来所做的作业让哈拉苏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干打垒泥草房被红砖房代替,窄窄的泥巴路被宽广的板油路代替,村小学、双语幼儿园、自来水、电灯、手机、卫星电视接收体系,都在哈拉苏村呈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日子用品现已进入80%以上的农户家庭。更重要的是乡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正如77岁的乡民马木提·买买提所言:“现在乡民每当遇到大事小事,都要找作业组谈心,乡民们和党员同志们比一家人还亲。”


上一篇:大连瓦房店拉山村:“小粉皮”里有大经济
下一篇:家用小型20吨小麦磨面机器180型去麸皮小型小麦打粉机